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优秀课例实录与点析
教研室

优秀课例实录与点析

发布时间:2012-03-27 10:54:33浏览次数:3425

 

 
高效课堂学习材料(一)
 
 
 
 
 
优秀课例实录与点析
 
 
 
 
 
 
 
 
 
 
 
 
 
 
 
 
 
 
 
新乡一中教务处
人文社会教研室
                                                      2012、3
 
 
 
 
 
 
 
 
 
目录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学习材料
 
新授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李海娟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侯立庆
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案                                            杨改云
工业的区位选择                                                李 琳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周 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付月从
 
 
专题复习课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孙小艳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李 刚
 
 
试卷讲评课
选择题解题方法初探                                            刘宾
 
课堂观察
 
新航路的开辟                                              观察实录                                  
 
课堂观察:听评课的常识与理论                               学习材料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李树峰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11日第3版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班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受到关注,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
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
    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饱满激情,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也可是历史故事、也可是奇闻轶事、也可是幽默笑话、也可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不断的惊奇和惊喜。
    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说“这个我已经讲过多遍,为什么还不会?”其实,教师却忽略了如何把这些知识改造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轻视了学生所在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轻视了“以熟记新”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学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它包括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和学习机会的及时利用等。由于学的方法不易得到教师与学生应有的重视,很少有人去关注它。其实,学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功有着很大的作用,“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有人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即使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坐着,眼睛盯着黑板,或认真地按照教师的指令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但总是收效甚微。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这些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
    促进师生互动塑造新的师生关系。
    时下,师生互动这个术语已经令人非常熟悉,但是,在这里所讲的师生互动却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着重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多种相长。《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二者相互促进。后来“教学相长”被用来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而今天,笔者认为,它还包括另外两层涵义,其一是学生的教与教师的学相互促进,即学生也有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在教教师的同时,一方面教师获得了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也有了顿悟;其二是学生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亦即学生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知识的理解,“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进行深入的课堂反思:构建“好课堂”的保证
课堂反思是构建“好课堂”的重要保证。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作为教师要最终保证“好课堂”的构建成功,还要在课前、课后和课中认真反思,以达到进一步完善。
    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反思意味着认真考虑课前别人是如何准备的,以及自己以往是如何准备的?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以往的教训,会让教师吸取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总结自己的教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提升和成长,而不是多年工作的机械重复。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准备了“因材施学”的学案才能让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才能让所有学生发挥出潜能。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准备教具,还要搜集身边的教与学的资源,以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发现新的意义,得到新的启示。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考虑在教室内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还要考虑教室外或生活实践中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果。
    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课中反思意味着教师面对实际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课堂中一些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或家庭生活的原因,可能表现不尽人意,或者做出令人惊讶的表现,这些原先准备的“教案”和“学案”可能都不能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不能盲目责怪学生,当教师发现有些措施不能凑效的时候,要及时更换一种措施。如某位学生平时课堂一贯表现很好,但这时却打起了瞌睡,教师就应该让其稍息片刻,给其调整精神状态的机会。再如某某学生在课堂上莫名其妙地发火时,教师不能给予过激的回应,而是暂时回避,让这位学生不知所措,之后再告知其放学后到办公室谈话。
    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课后反思意味着教师对刚刚结束的一节课总结得与失,以促进一步完善。
教师总结上一节课得失的渠道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教师本身,教师要在课后总结自己本节课的精彩点在何处、有无创新点和让学生看好的“卖点”,以及这节课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等等;其二是来自于学生,教师要在下课或放学后向学生发放简洁的问卷,让学生填写本节课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期望教师作出哪些改进,以及认为本节课老师的课堂行为能够得多少分,等等。
    教师在总结自己的体会与学生的反馈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结合点,除去教师“一厢情愿”的设想或措施,然后在师生观点共有的基础上创新,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授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李海娟
课前放歌曲《松花江上》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
【展示课件:】
【过渡】从同学们的目光中老师读出了愤怒和鄙视,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却反映了部分国人对历史的淡漠和无知,对先烈的漠视和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温神圣的民族抗战。
【展示课件:】
中华危机
民族抗战
伟大胜利
面向未来
今天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学习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中华危机。
【过渡】: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本再次大规模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血铸中华的英雄赞歌。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展示课件:】
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理由何在?(学生回答)
七七事变:这是我们普遍采用的传统观点,所以有“坚持抗战八年”之说;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举例杨靖宇,局部抗战的开始
【展示课件:】(杨靖宇的照片和简介)
【总结】:杨靖宇是我们河南驻马店人,九一八事变后,他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抗日联军,顽强抵抗日军侵略,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为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是一个连侵略者都不得不肃然起敬的英雄,我们更不能忘记。在当时的东北,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所以近些年来,许多专家提醒我们:
【展示课件:】材料
中国抗战的开始实际不应该是1937年7月7日,而应该是发端于“九一八”。在“九一八”之后,东北的民众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悲壮的抗战,“难道东北不是中国的领土?难道东北3000万人不是中国人?”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崔俊国
【过渡】:在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指出:
【展示课件:】材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总结】:这样,14年抗战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过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积极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妄图把华北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一时间,华北危机!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正如国歌中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怎么办?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呢?(停顿)国歌中给出了答案,是哪句话呢?(停顿,学生回答——万众一心)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民族抗战。现在,请同学们看书,完成这个知识体系:
【展示课件】:(自主学习)
【总结】:从这个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下西安事变的故事呢?(学生讲)
【过渡】:现在,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
【视频展示】
【总结】:蒋介石被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成了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停顿,让学生思考)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需要把握住一点就可以,那就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抗日。最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正如曾经参与了西安事变谈判的叶剑英元帅所写的一句诗“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过渡】:自从国共合作开始以后吧,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一直存在两大战场——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关于这两大战场的作用,一直以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翻阅我们大陆的教材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表述:“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而台湾的有关教材又会这样写“共产党三分抗战,七分捣乱”。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两大战场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
【展示课件】:(合作探究:我看两大战场)
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始在东北抗日,积极推动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牵制了日本的大量兵力。百团大战等)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抗战,组织了几次大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虽有动摇,但始终没有投降;远征军赴缅作战等)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共同抗战。离开任何一个战场,抗日战争的结果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这样评价两大战场的关系:
【展示课件】: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总结】:正是在全民族抗战的努力下,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迎来了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过渡】:不过在最近的网络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观点:
【展示课件】:(学生讨论回答)
网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中国局部抗战14年,全民族抗战进行了8年,一直没有取得胜利。但苏联一出兵,美国一扔原子弹,日本就马上投降了。所以说中国抗战的胜利主要得益于苏联和美国。
【总结】:反法西斯同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取得胜利,中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展示课件】:(三巨头评价中国历史贡献)
【总结】:正是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团结、不屈的民族抗争和巨大的民族牺牲,让我们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国际地位。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945年的8月,和中华民族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视频展示】(复兴之路片段)
【总结】:这一刻举国欢腾,国人扬眉吐气;
      这一刻华夏同庆,台湾回归祖国;
      这一刻世界瞩目,中国走向复兴。
【过渡】:这是一种怎样的骄傲,日本投降了,傅斯年疯了:
【展示课件】:(日本投降了,傅斯年疯了)
【总结】:从人们近乎疯狂的举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民族独立的追求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过渡】:硝烟散尽,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而悲剧是否会重演,当年导致战争的因素是否还存在,这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先来看一下日本的态度:
【展示课件】:(日本教科书的节选)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日本所谓还在争论的南京事件的真相:
【展示课件】:(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总结】这就是7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面对这些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人变成了魔鬼——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现在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军国主义阴魂不散。2005年,正当世界人民庆祝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时,日本首相小泉又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如果说侵略是一场灾难,屠杀是人性灭绝的话,那么对侵略和屠杀的否认则是对人类良知的又一场亵渎,所以日本的这些行为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
【过渡】然而一味的谴责日本是不够的,在谴责日本的同时,我们就那么心安理得吗?我们做的就很好吗?
【展示课件】:(什么让我们过早忘记了伤痛)
【总结】这些数字仿佛都在拷问我们的灵魂:是什么让我们过早的忘记了伤痛?恐怕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赵薇。(停顿)
【过渡】当然,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回顾中日关系,我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战争,历史已经证明:和则两利,战则两伤。中日友好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所以中日关系在经历了小泉任首相5年期间的冰冻期后,如今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展示课件】:(温家宝、胡锦涛访日照片)
【总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必将有更大的突破。
【展示课件】:(作业)
2009年9月18日,假如你和一位日本留学生相遇,两人就日本侵华问题进行辩论,请你结合侵华史实、 战争责任、及如何共同面对未来等问题设想一下他们辩论内容,写成一篇小论文。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胡锦涛主席的那句话结束这堂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新教材中抗日战争这一节课公认比较难讲,它将旧教材的四节课合并到一起,要求一节课讲完,要求教师对抗日战争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处理好教材中国、共关系,即能深刻探究历史,又能把握好现实中日关系,讲出新意,实属不易。
点评
本节课亮点主要表现为:1、教材整合科学合理。将历时八年的抗战整合为中华危机
、民族抗战、伟大胜利、面向未来,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又有利于学生把握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2、本节课无疑是一节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课,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本节课不仅使学生认清了侵略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倡导中华民族进行反思,学习历史不是播种仇恨,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是海娟老师对教材开发的最闪光指出。难怪这节课赢得人教社编辑马执斌老师的极高评价。
 
第三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
 
侯立庆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识记加尔文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
理解加尔文“预定论”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掌握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过程、结果。了解清教运动的概念,理解其实质。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探究宗教改革对社会变化和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制定学习提纲等方法,培养学生有效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历史的时空意识和迁移意识。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是西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转折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尔文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点:英国宗教改革的必然性;英国清教徒运动的性质;预定论。
【教学方法】:思维在先,问题引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1517年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从此宗教改革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德国到瑞士,从英国到法国,席卷整个欧洲。这一节我们就学习《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请大家翻到课本90页。
     我们已经了解了德国宗教改革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哪么瑞士的宗教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呢?
请大家看幻灯片:问题引路(1)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课本第一、二段总结:瑞士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宗教改革开始前,瑞士就是欧洲最自由的一块土地。 虽然在名义上瑞士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当时组成瑞士联盟的13个州均为自治的共和制邦国。 由于瑞士各州对自己地方事务完全自治,所以宗教改革是由各州的民选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的。 瑞士各城市也是文化中心,人文主义在城邦得以建立根基。例如:伊拉斯谟就是在瑞士的巴塞尔大学修订了希腊文新约圣经。因此,人文主义是瑞士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根源。
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瑞士宗教改革的背景是:1、政治相对自由2、受人文主义影响3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4、工商业相对发达。)
老师:回答很好,我想是否还应该有加尔文个人的推动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加尔文,请看幻灯片问题引路(2)
加尔文(1509—1564)瑞士宗教改革家。生于法国,曾在巴黎大学攻读语言与神学,受人文主义影响。在法国宣传路德主张,被指控为“异端”。由于法国政府的迫害,他逃往瑞士,发表其主要神学著作《基督教原理》。从40年代起,他在瑞士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和市政工作。最终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国。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为什么在家乡没有成功而在异国他乡取得成功?请大家思考回答。
(学生:十六世纪的法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宗教改革的阻力比较大,而瑞士则相反,工商业发达,改革的推动力比较强,故改革容易成功。)
老师: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先定论中,请大家看什么是先定论,有什么意义。先定论也叫预定论,认为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 会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这一理论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权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先定论的思想更适应早期资产阶级的需要,比路德教派更激进。因此,恩格斯说:“他适应了资产阶级最果敢份子的需要”,恩格斯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看幻灯片问题引路(3)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的真正体现,加尔文的信仰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份子的要求                                    -------恩格斯
    加尔文教的哪些内容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人的要求。为什么?
请学生回答。
(学生:先定论
因为,1、他鼓励人们追求财富。2、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3、为资产阶级剥削辩护。)
是,回答很好,先定论还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财富,财富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否定教皇宣传的清贫即美德的思想。因此,这一思想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
加尔文在日内瓦推行宗教改革20年,极大地推动了信教的传播,因此,有人说,如果路德是宗教改革的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是信教的建设者。为什么?请大家看幻灯片问题引路(4)
提问学生。
(学生:因为马丁路德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侧重对旧教的批判,而加尔文在宣传新教的过程中侧重新教的的建设,而且,通过加尔文的宣传使日内瓦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新教的罗马”,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果说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瑞士的宗教改革,改革具有必然性的话,那么由亨利八世推行的英国的宗教改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请大家认识一下亨利八世。(看幻灯片)
从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出亨利八世身材魁梧、目光敏锐,性情暴躁,诡计多端。
亨利八世原本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反对路德的宗教改革,当年还被罗马教皇授予“信仰卫士”的光荣称号。当年他的老父亲亨利七世为了巴结西班牙,安排他的哥哥亚瑟娶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为妻,但是,婚后不到半年兄长去世,为了抱住西班牙这条大腿,年仅18岁的亨利八世决定娶寡嫂为妻,这样的婚姻在当时需经教皇同意,因为人家是“信仰卫士”啊,所以教皇就开了绿灯,准许他与长6岁的嫂子结婚。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婚后多年只生下一个女儿玛丽,亨利八世决意离婚,看来,重男轻女思想不但中国有,英国也一样。但是,这一次就没有上一次顺利了,教皇迟迟不予批准,亨利八世着急啊,因为他已经与侍女发生婚外情。亨利八世一气之下决定与天主教会分道扬镳,没收其财产,免除大主教约克之职,开始了宗教改革。故事听完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请大家看幻灯片质疑探究。
你认为英国宗教改革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请结合所讲故事及课本61页有关知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分组回答。
(学生偶然派:我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当年亨利八世笃信天主教,只是因为离婚事件导致其与天主教会决裂,如果教皇允许其离婚,英国宗教改革肯定不会发生。)
提示引导。
如果教皇允许亨利八世离婚,英国正的永远就不会发生宗教改革了么?请大家结合课本讲述英国宗教改革的背景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必然派:我认为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宗教改革前人文主义思想就得到一定传播,其次,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三、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成功。四、加强王权的需要。所以改革是必然的。)
回答很好。我们经过分析认识到英国宗教改革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偶然之中孕育有必然。今天我们通过这一节历史课学会了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重要的辩证法理论。
哪么亨利八世的改革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请大家看问题引路(5)
问题引路(5)
结合以下材料和亨利八世改革内容回答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动机何在?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提问学生。
(学生;其动机是维护王权。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从亨利八世改革的动机和目的我们分析出改革肯定是保守的不彻底的。亨利八世之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形成英国国教。美丽的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第二皇后安妮唯一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她以人文主义者为师,受到历史、数学、诗歌、语言等方面的良好教育,通晓六种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一生未婚,自称将自己的贞节奉献给了大英帝国,所以又称为童贞女王。在她在位的近半个世纪里,主张新、旧教之间相互宽容和平共处。所以,在她当政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明,英国的文艺复兴达到高潮,涌现出像莎士比亚、培根这样的大师。所以,有人将她的统治时代称为“伊丽莎白时代”或“黄金时期”。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他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内容:
( 生: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女王。通过新的《至尊法案》。《三十九条信纲》。)
由于她极力提倡宗教宽容政策,所以,在新教中保留大量的旧教残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这样,清教徒运动应运而生。
请大家看幻灯片问题引路(6)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