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在线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我的高中情怀——荆贵生(62级毕业生)
每人发一个小马扎。这个小马扎,是学校前身——太行五联中的传家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不断迁移,没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桌,学生就坐在马扎上露天听课。我在校期间,学校的重要活动都在礼堂举行,如开学典礼、领导报告、全校文艺晚会、班级文艺汇演等。遇到这些活动,学生都自带马扎入场......
我的高中情怀
高中回眸
1959年,我从辉县四中考入新乡市一中。当时的新乡市一中,是新乡地区唯一的一所省重点高中。每年都在二市(新乡市、焦作市)十六县招生。能考上新乡市一中的,都有一种自豪感。
学校只有21个教室,每个年级7个班。我被分配到了一、7班。报到时,每人发一个小马扎。这个小马扎,是学校前身——太行五联中的传家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学校不断迁移,没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桌,学生就坐在马扎上露天听课。我在校期间,学校的重要活动都在礼堂举行,如开学典礼、领导报告、全校文艺晚会、班级文艺汇演等。遇到这些活动,学生都自带马扎入场。每个星期,学校都给师生在人民影剧院包一场电影。正片前,加演一个时事短片。正片全是国产的。赵丹、白杨、谢添等,是那时的大明星。
礼堂南面是学生宿舍,全班男生住在一个宿舍里,自然是打通铺。早晚自习都在教室里上。下午第三节课,是自由活动时间,一般都到校西边的平原省体育场锻炼。每年举办春秋两届田径运动会。
在那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飘扬的年代,学校根据上级领导的布置,让学生搞一些义务劳动,是经常的。到某地修渠,任务落实到了各个教学班,一干就是好几天。到焦作某煤矿往车厢里装煤,是最紧张的。干了好一阵子,指挥员先吹哨子,再大声吆喝:“还有20分钟,火车就要开了,赶紧装!”这时,车厢里还很空,同学们怕火车空跑,就拼命地装。二十分钟过去了,他又吹哨子说:“还有十分钟!”十分钟过去了,他又吹哨说:“还有5分钟!”在指挥员的催促下,每个人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另外,还到洪门割了几天麦子。最令人难忘的,是到获嘉县亢村乡摘棉花。我们班住的那个生产队,一日三餐为玉米粥,配的是辣椒粉。开饭了,端出半碗辣椒粉。不少同学没有吃辣椒粉的习惯,就只喝稀饭。但是,没有配饭的菜,必定不合味口,于是就尝点辣椒粉。就这样,渐渐地也能吃了。后来,半碗辣椒粉不够吃,就逐渐添成一碗。从此,我们每个人都能吃辣椒粉了。
吃大锅饭的好景不长,国库中的粮食被吃空了。浮肿病比比皆是。于是,大炼钢铁、大兴水利、大型工程全下马了。为了支援灾区,男生的饭票,每月由36 斤降为32斤;女生的饭票,由32 斤降为30 斤。体育活动停止了,把操场都种上了蔬菜。学校的猪没饲料,就掏大粪代替。就这样也不行,于是全省统一行动,给农村来的一、二年级学生一律放长假,把其户口转回家。于是,我回到了辉县老家。和我同路回去的,有白宝玉、李成、郭祥等人。步行的六十来里路上,一棵棵榆树,全被剥光了皮。经询问,路人告诉我们说:“榆树皮不苦,又有黏性,晒干后磨成面,同糠和在一起可以做成饼。因为糠又粗又涩,咽不下去。”在家务农半年,接到学校通知,让我们这一届农村学生复校了。我被编到了三、5班。班主任是任力千,教语文。每逢作文讲评时,她都要在班上念我的作文,这对我鼓励很大。于是,我爱上了文科。教代数的,是河南省工农中学被解散后来我校的严景松;教几何的,是工农中学来的邓斐然。
分文理科时,我到了文科班。班主任是教坛名将王慕曾。他教文言文,使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当我经济拮据时,他慷慨解囊。王老师对我的恩情,永志难忘。
高考前,一部分同学参军了。参加高考的,取得了良好成绩。就我入校时的班来说,5位同学入了伍,考上大学的有16人。其中,多数为重点大学。后来听说,母校1962年的高考成绩,位居全省榜首。
师生情深
看望
世田电告王师病,具礼驱车探吉凶。
最喜先生已康复,更兼小妹又重逢。
院中合影葡萄满,座上欢声酒菜丰。
相约中秋来相会,泸州老窖味醇浓。
一中学子渔村聚,祝贺王师寿八旬。
水笔几支批作业,孤灯一盏伴昏晨。
关怀细细慈母爱,教诲谆谆严父亲。
黑板耕耘三十载,芬芳桃李满园春。
吊
恩师辞世去,弟子断肝肠。
教学不知倦,助人常解囊。
文章根底厚,道德天地长。
遥隔六千里,吊诗如赴丧。
同学义重
吊李学温同学
学温仙逝噩耗传,立刻山崩天地旋。
三岁同窗重情义,两回聚会庆团圆。
太行松柏枝含泪,河水波涛声带咽。
技术精通人共赞,一杯薄酒祭高贤。
吊李成同学
一中负笈同窗日,笑貌音容似昨天。
投笔从戎踊入伍,回乡播种力耕田。
执鞭教学两移换,管账收粮三变迁。
遽赴道山传噩讯,赋诗痛悼献灵前。
毕业后,我们班搞了两次聚会,一次是在1999年7月17日,一次是在2002年5月11日。每次聚会,都邀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第二次聚会时,作七律一首:
新乡市一中五九级七班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
毕业分襟四十载,近期两次得团圆。
十秋浩劫风飘絮,三岁灾荒霜打莲。
改革暖流吹大地,入关喜雨降高天。
退休锻炼身强健,聚会谈心度晚年。
同学们聚会,是欢乐的地方,也是怀旧的场所。为此,在第二次聚会时为去世的饶竹三、吴承信同学分别作七律和五律一首:
吊饶竹三同学
校友重逢笑语喧,竹三仙逝忆当年。
两秋小学同窗读,三岁高中共寝眠。
录取分离卿北上,通知告别我南迁。
首
吊吴承信同学
同窗情义深,交友觅知音。
承信有预感,贵生来找寻。
遗言真应验,鸿雁果飞临。
令女上大学,九泉君放心。
七旬敬贺
三年高中生活,是我们人生的重要时期。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那时期的情景,却像电影似地在脑海里一幕幕闪现。良师的谆谆教诲,像乳汁,哺育我们成长;学校的严谨校风,像熔炉,使我们受到了薰陶;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似饥渴,使自己茁壮成长。明年,母校将迎来建校70周年校庆,为此,作七律一首、联一副,以表庆贺。
七 律
贺新乡市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烽火连天学堂建,书包马扎伴身行。
战争六次迁新址,政府八回更旧名。
教育英才遍中外,栽培桃李满乡城。
七旬校庆双区喜,胜友如云鞭炮鸣。
贺新乡市一中建校七十周年联
建校七旬,地址六更,良师云集来四海;
历时三段,名称八改,俊采星驰布五洲。
(本人为河南师范大学中
老校区
地址:新乡市金穗大道51号
电话:0373-5082653
传真:0373-5082653
邮编:453000
东校区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东段
电话:0373-5056100
传真:0373-5056100
邮编:453002
南校区
地址:新乡市丰华路南段
电话:0373-3552588
传真:0373-3552501
邮编:453000
扫一扫关注
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