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5-24 04:48:49浏览次数:2586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工作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德育工作弱化、学生道德素质退化的倾向使我们备受困扰。“课程育人”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也是以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为主要载体的新课程德育的理想目标。“课程改革加强德育研究”,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目标和“课程育人”的核心理念与德育思想。因此,从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一、 在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指路明灯。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伟大的抱负,才能为之而奋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英语的远大理想。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要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发展本国的文化外,还必须吸收其它国家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好外语。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学习和掌握外语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在学习前几单元时,就要让学生知道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英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学好英语,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为国争光的志向。针对这一教学目的,我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英语book 3 unit 7 a man who never gave up这一单元为例,教育学生学习爱迪生从小立志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结合为国献身的众多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错误思想,鼓励他们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外语,把问题看得远,想得全,利用全人类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财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即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学习要求的“听、说、读、写” ,四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习语言的外部环境相对差一些,必须靠同学学以致用、创造情景,加强语言运用,才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交际功能。如unit 1 what is your name?一文中,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操练中发挥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集体主义的重要。通过对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热爱集体的情感是最崇高的情感,学好英语离不开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学科融合,符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生动,在课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