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化学教学中的“糊涂”艺术
教研室

化学教学中的“糊涂”艺术

发布时间:2014-02-27 09:23:52浏览次数:3099

化学教学中的“糊涂”艺术

  

1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内涵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是指教师在清楚明白的心境下,遵循化学教学艺术的特点,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故意装糊涂,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获得问题解决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教师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艺术设计教学情境,用体态、语言、化学实验、模型来说话布景,创造一种糊涂气氛,在教学舞台上巧妙设置障碍,导出学生心灵深处的困惑与糊涂,在学生易糊涂的地方让其真糊涂,使学生获得对困惑与糊涂的心理体验,然后通过教学引导方向、梳理线索,指引学生从困惑中澄清出来,让学生由糊涂变明白。这样的教学,糊涂是虚,引导是实,巧借糊涂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责任解除老师的疑惑,让他们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寻求自主学习的动力,获得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学习溴乙烷性质时,师生共同讨论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多数学生能想到了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银溶液,此时,教师明知故犯地进行演示实验:向溴乙烷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之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没有观察到他们预期的淡黄色沉淀,而是黑色沉淀。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此时的求知欲已被调动起来了。教师也故意表现出惊讶,并问:怎么会是这样呢?我哪儿做错了呢?这就激起了学生挑战老师的欲望,学生都变得很兴奋,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最后学生通过主动的实验探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还要加硝酸溶液以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否则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银沉淀,干扰正确实验现象的观察。 
  2 化学教学糊涂艺术的价值 
  2.1 融洽师生情感 
  教师几句糊涂的话语,比如这道题真难,都把老师搞糊涂了,愿意帮老师解这道题吗?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
  2.2 营造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情绪轻松、愉快,心理和谐,学习效率就高。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乐学氛围的策略有多种,其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糊涂艺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电解CuSO4溶液的实验,发现C电极周围的溶液变黑,一位教师装着江郎才尽的模样,对同学们说:是C棒上掉下C的颗粒吧。后来学生做这个实验,在变黑的溶液中加水,又变成澄清溶液,否定了这位教师的说法,教师趁机引导:那会是CuO吗?……学生就此继续分析,并在一起讨论,表现出对该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 
  2.3 根治思维错误 
  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在化学教学的某些内容,或疑难处,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生思路容易误入歧途的地方装一装糊涂,让学生在探索摔跤,对错误形成深刻教训,这往往可以较好地攻克一些教学难点,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有关pH计算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出示这样一道例题:pH8NaOH溶液与pH10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后的pH。该教师跟平时上课一样,一本正经地给出如下解法(错解)pH=8[H+]=10-8mol/LpH=10[H+]=10-10mol/L;混合后,[H+]=10-8/2+10-10/2=1×10-8/2mol/LpH=-1g[H+]=-1g 1×10-8/2=8.3

教师装着不动声色,若无其事,要继续往下讲课。但有少数学生看出名堂,提出质疑,并给出了他们的解法。班上其他同学由此陷入矛盾境地。于是诱发了全体学生激烈讨论,最后终于得出正确的解法(根据OH-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答案为9.7)学生们在好奇、疑惑等心理因素的驱使下,一般都会有兴趣地去寻找推导过程中的错误……学生被打了这次预防针后,今后便易于防止发生类似的错误。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