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发布时间:2019-07-04 01:32:36浏览次数:5944
装在套子里的人
1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的社会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
一、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契诃夫,就有必要读读关于他本人的传记和他的作品集。契诃夫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他的祖父是农奴,靠自己辛勤劳动积攒了一笔钱赎取了他本人及全家不再做农奴的自由;父亲是一个小商人,经营一家小杂货铺,因不善经营而破产,为躲债全家搬迁到莫斯科;契诃夫被留在家乡塔干罗格市完成中学学业。虽然生活十分艰辛,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考上了莫斯科医科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附近行医,这让他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上的各色人物:士兵、商人、农民、歌女、知识分子等。这些人都成了他笔下的人物,丰富的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岁时,他就写了不少幽默作品,如《变色龙》、《小职员之死》等。28岁时,俄国科学院授予他“普希金奖”,他成了全俄红极一时,最具盛名的作家。有人评价契诃夫“只用一个词就可创造一个形象”。这句话道出了他在语言文学上的高深造诣。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契诃夫为我们描绘的另类人物——套中人。
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
★小说发表于1898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二、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三、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讨论归纳:
有形的套子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
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只求不出乱子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第二学时
提问1、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这样几
个相关情节。
别里科夫是一个病态的人,可是这个人居然差点结了婚,是他自愿的吗?课文连用了三个词,这三个词作何解释,你能说说吗?
生:“摄合”就是别人介绍,让他和华连卡谈恋爱,“怂恿”说明别里科夫不愿意,迫不得已和华连卡谈恋爱,“游说”是别人再三撮合,苦口婆心才将他说动了。
师:他决定结婚了,但他遇到了什么乱子,让他的婚事吹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可以归纳为几个乱子?漫画事件、骑车事件、争吵事件。
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2: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不堪一击。思想保守、头脑僵化的人必然要被埋葬,旧制度、旧秩序也迟早一定会灭亡。
提问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5、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这样的人为什么表示要结婚?如果他结婚了,会不会走出“套子”?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的恋爱并非自愿的,因此他跟华连卡是没有“真爱”可言的。校长太太撮合、众人怂恿,华连卡对其表示好感,“他昏了头”。别里科夫在“恋爱”中总处于被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恋爱”并非是有着某种对生活的渴望,除了需要一丝心灵上的慰藉之外,更多的是权势、利益和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别里科夫是社会的产物,是时代的畸形儿。只要当时那样的社会还存在,即使别里科夫结了婚,别里科夫也永远不可能走出“套子”。
二、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别里科夫就是被这一重重套子的束缚,走向了人生的结局,但是,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想必定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请问同学们,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师结: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点滴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安逸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他人的进步,成为个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实中,“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走向灿烂辉煌的人生。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 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 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 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四、小结
活动2【作业】作业
五、布置作业
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