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在线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母校生活回忆——周鹤堂(50级学生)
1950年8月朝鲜战争爆发,国务院和周总理号召青年工人、学生参加抗美援朝......我是学校最早发展的团员,又是积极分子,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于是我就带头报了名。但是报名条件中三个我有两个都不符合,一个是年龄不足18周岁;另外是身高达不到
母校生活回忆
1950届周鹤堂
一、 我的童年
1933年我生于延津县吕店村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亲周俊儒(字雅堂),常年在外教书。母亲周氏在家务农。他们共生养六个孩子,4男2女。我排行老四,两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两个弟弟。我在中间,家里计划让我在家种地。父母也经常对亲戚邻居说:“我们不打算让我家老二上学,将来在家掌管门户,认几个字就行了。”我心里很不服气,但也没有办法。父亲寒假回家,重点辅导大哥学习,我常在外面偷听,有时也问他们一些字的写法。时间长了认识了不少汉字。1945年日本投降,父亲接县教育局通知,让他到我县石婆固乡任完小校长。我要求跟父亲去上学,父母都不同意。我不高兴就和他们闹,三天没有下地劳动。父母没办法只好让我跟去试读,如果不行就回家种地。我在石婆固乡上了一年七个月小学,1947年考上河南省立新乡中学。由于英语基础差(小学没有学过),跟班很困难。幸运的是遇到了学兄李清山、学弟李清生。李清山利用假期和晚上在家里给我补习英语。河南省立新乡中学全公费,名气高,不好考,怕留级,所以学习加倍努力。直到
二、 接受党的培养教育
第三次谈话也是六月的一天晚上,谈话的重点是童子军课和高中的军训课。因我不是高中学生,对军训课不了解。童子军课我知道,童子军课的内容是当兵的基础训练,也有老蒋(蒋介石)提出的新生活内容,也有护蒋反共的内容,说什么共产党是大乱的根子,不除大乱不止。这次谈话
天气热了,我又搬回了宿舍。但我
不到一个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新乡中学正式公开建立了。新乡市各政府机关、学校都有代表参加,我校大门口出现了大标语,场面很隆重,就这样我成了新乡市第一批“新解放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新解放区学生对党的认识不足,所以第一批“新解放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人数极少。入团后我担任团干,工作积极努力,在学校宣传工作和团的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 担任收发员
中央决定建立平原省,省会设在新乡。
四、 参加军干校
1950年8月朝鲜战争爆发,国务院和周总理号召青年工人、学生参加抗美援朝。9月已形成了报名高潮。新解放区学生对参军认识不足,两个多月才报了200多人。我是学校最早发展的团员,又是积极分子,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于是我就带头报了名。但是报名条件中三个我有两个都不符合,一个是年龄不足18周岁;另外是身高达不到
在海校时,我们学校的同学很团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预科结束后,我们又分配到各个分校,经过两年多的专业技术学习,于1952年底完成了军舰应掌握的各门课程,并颁发了毕业证书(司令员肖劲光盖的章)。我校多数同学被分配到第五、六舰队,主力舰队,负责护航护渔,真正实现了我们50年代初期保卫祖国海防的梦想。海军是1950年创建的,我们是祖国海军建设的创始人,我们为母校争光。新乡中学给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如:海军侯固、王传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清山(李长春的班主任)等。1947年至1950年这段新乡中学的学习经历令我难忘,我怀念学校领导、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和培养,他们教我如何做人,怎样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怎样勤政为公、敢于直言;如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这些教育为我工作的战斗里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为名,不为利,见荣誉利益就让,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见后退就帮,成为我做人的原则。
五、 一个特殊家庭的组合
1947年我考上河南省立新乡中学初中部,不久我结识了一个比我小半岁的同班同学李清生学弟,他带我去他家玩几次,我了解到他家的状况。这是一个极为贫寒的家;一个团结的家;一个善于帮助他人的家。没有父母,他们弟兄四人相依为命,租了三间草房。他的祖父、父亲都是铁路员工。父亲是日本轰炸新乡时牺牲的,后来母亲改嫁。大哥李清华13岁接父亲的班,在新乡机务段打工。每月100多斤粮食的工资供三个弟弟上学、生活。二弟李清山在新乡中学高中部读书,三弟李清生和我同班,四弟李清玉上小学。1947年至1948年新乡地区局势混乱,生活更是极度困难,吃上顿没下顿,一件衣服穿好多年。194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大哥、二哥说:“天祯弟(我的小名),你和清生结拜为兄弟吧?”我说:“好呀。”大哥说:“我们把贴写好了,你们两个换个贴就行了,你是哥,他是弟,在咱家里你是老三。”从此我就成为李家老三了。我们兄弟五人相依为命,除了在学校上课,放学回家二哥清山帮我们学习英语,学习写作知识,下河里捕鱼摸虾,在外边捡菜叶,下河捞杂草,我隔几天回老家延津吕店一趟,从父母那里背点谷子回来,打成杂面,和平时备的干草、小鱼、杂草混在一起下锅充饥。我和老四李清生的衣服有时得换着穿,如童子军服,因为我们两个人只有一套(是我母亲做的粗布衣)。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
新乡解放给我们这个特殊的家庭带来了光明和无限幸福。大哥李清华,二哥李清山高兴的在草房里起舞,我和四弟五弟在院子里高唱《晴朗的天》,清华大哥很快成了新乡铁路局机务段主要青年干部,不久就调任郑州铁路分局宣传科工作,后来又调文化宫任主任。1949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来河南招生,要铁路员工子弟,全公费。二哥清山高中毕业,条件具备,我和老四初中毕业,条件不足,但是我们还是想考考试试,结果清山考上了,我和老四落榜了。清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本科四年又留校学习两年俄语,毕业后留校做教员。李长春夫妻俩人成了二哥清山最早的学生。大哥清华正式工作了,二哥清山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老四清山南下参军,要我和他一起去。当时他们也知道我舍不得离开一中,老四并不勉强,自己参军去了。不久陆军开赴朝鲜作战,转业后分配到郑州法学院,后调司法局工作,1995年在郑州市司法局离休。小五清玉参军当了医生,转业后在郑州制药厂工作,现也是70多岁的老人了。我们兄弟五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有60多年了。
(退休前本人任河南省交通技工学校校长)
老校区
地址:新乡市金穗大道51号
电话:0373-5082653
传真:0373-5082653
邮编:453000
东校区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东段
电话:0373-5056100
传真:0373-5056100
邮编:453002
南校区
地址:新乡市丰华路南段
电话:0373-3552588
传真:0373-3552501
邮编:453000
扫一扫关注
一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