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德育之窗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之窗 / 心理健康/第2期
心理健康

第2期

发布时间:2010-06-14 11:07:48浏览次数:4990

●自助魔方
专家支招:备考复习阶段学习如何抗干扰
 
    自习环境太吵,灯光太强,同桌的脚太臭,他人的走动……如此等等,在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周围的一点点小动静都能对高三的学生造成巨大的干扰。如一些高三学生在考试时连监考老师的来回走动都影响答题。在紧张而关键的高考备考复习阶段,有效克服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扰,专心致志高效学习确实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增强抗干扰能力,要靠平时培养意志力,如可以通过意志来控制自己,也可以通过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时间限定来自我控制,从而提高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我们感受到干扰对学习产生的危害,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有干扰的环境下进行集中注意力的锻炼。要努力使思维被书上的知识吸引,一旦你努力思考问题,就会淡化周围干扰你的声音。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极力想听到一个不大的声音,注意力就十分集中,这时即使有人大声叫,你也听不见。可见,注意力集中很重要。

    增强抗干扰能力,还要掌握一些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沟通技巧。比如说,在噪音大干扰多的环境里做作业时,同学们可以反复在心里说:“让他们吵吧,我照样能专心学习……”直到自己坚信不移。人的说话声、走动声带来的干扰是学习最大的影响因素。有时同学们也可佩带随身听听一些抒情的乐曲来掩盖周围的噪声。有旋律的优美的动听的音乐也能促使人投入较高效率的学习中。
  备考复习时要努力做到“五到”,五到即心、耳、手、眼、口五到:心里想,脑袋不断思考,耳在听,口在说,眼在看,手在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神经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神经紧密相连的。全身各部位都协调地运动,大脑不容易疲劳,正如一个单位的人各司其责,都在活跃地工作,任务当然完成得好,效率还很高;若只有一个人干,干的人很累,但大家还不满意。一般来讲,复习时要做到“五到”。我们做过这样的调查,发现只听效率为13%,只看效率18%,只动口效率为32%,如果耳、眼、口并用,效率为
52%,如果加上双手不断地自然地做动作(口中还要说或喊叫学到的知识,并内心里相信自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
  减轻焦虑,科学调节。在面临重大事件时,一般人都会出现心理紧张等本能、自然的反应,只是每个人的紧张程度会有所不同。对外界干扰过度敏感就是过于紧张的反应之一。高三学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不少高三学生认为高考复习时间越来越少了,担心复习得不够充分,还有些学生模拟考试不理想,信心不足。这种不自信会产生许多的消极的想法与暗示,势必会加剧紧张,放大外界干扰的影响。对此,同学们要学会多看到自己的进步,积极看待失败与挫折,经常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多与父母、同学、好友沟通,通过交流、沟通,将紧张的情绪宣泄出去。高考期间同学们会比较敏感,所以一旦有不良情绪一定要注意表达,而不要闷在心里,影响学习;注意学习、生活的规律性,生活的规律性有助于稳定情绪,同时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或者休闲一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复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心理百科
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心理百科
健身运动与心理调适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不论是短暂的或长期的运动,都会产生显著的心理效果。常运动的人看起来精神比较好,不容易生气、沮丧,也较不容易觉得有压力;不运动的人则容易感到疲劳及情绪低落。也许你已经决定今天就开始运动,这是好事,问题是,开始容易,要持之以恒就难了。许多人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订的目标太高,一时达不到,很容易泄气而放弃。
    你选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了吗?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买套昂贵的健身器材,结果没两下子就全无兴致,器材被冷落在屋角并堆满灰尘。别灰心,这并不一定就是你特别懒惰或没有恒心的缘故,而是很可能你根本没有选对运动方式。心理学家指出,许多人做运动不能持之以恒,主要是因为选择的是适合自己体能、但不适合自己人格特征的运动方式。那么该如何找出适合自己人格特征的运动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七个社会心理的人格指标供读者评估人格特征:

    1、社交性 你是不是很容易跟陌生人聊天做朋友,你喜欢一个人独力完成工作,或者喜欢打团队仗。
    2、心志自由度 你喜欢即兴式的决定,或者总是详细规划。
    3、自律性 你很容易轻言放弃,或是即使困难重重也坚持到底。
    4、侵略性 你是否很喜欢自已主张、控制全场,或是在必须表明坚决立场时会害羞怯场。
    5、竞争性 你对激烈的竞争甘之如饴,还是深以为苦。
    6、精神集中性 你是否很容易集中精神,或者是很容易转移注意力。
    7、冒险性 你是否很有冒险犯难的精神,或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
    根据上面7个指标的答案,你很容易找适合自己人格特征的运动。例如,
    散步较随心所欲:网球最适合社交能力强、竞争性高、偏好随心所欲、不大喜欢纪律的人;而游泳则最需要高度自制力,与社交力无关。尽管采取适情适性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提高运动的兴趣,不过想要改变自己的人,可以选择不同运动,调整生活步调。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着从事与自己人格特性截然不同的运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过,在做这种运动以前,一定要先确定有足够的条件支持你持之以恒,直到对这项运动发生兴趣。专家的建议:
    1、慢慢地开始。就算是简单的动作,都会造成第二天的肌肉酸痛。 
    刚开始运动的人,最忌讳运动过度,如果搞得第二天像被人打了、爬都爬不起来,很容易因此信心大减,一点继续运动的兴趣都没有了。
    2、不要和他人比。运动是为了自己,不要和那些比你年轻、运动技巧佳,
    或是爱表现的人比。跑步和走路所消耗的热量一样,只不过跑步比较快而已,运动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正确性比较重要。运动前订个小小的目标,比方说,跳绳要跳100下,或是做10分钟的跑步。但是达不到目标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尽自己的力量,用心、正确地做每一个步骤,而不要为了达到目标敷衍了事。
    4、找个运动伙伴。有个朋友一起运动时,效果会出奇地好。而且就算洋相百出, 也有个好友和你一起开怀大笑。
 5、别忘了呼吸。很多人觉得运动很辛苦,因为他们常忘了怎么一边运动,
    一边呼吸。氧气是身体的燃料,运动当中若能适当、规律地呼吸,自然不会上气不接下气。

●缤纷生活
    让你愉快的四句箴言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儒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