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高一教学反思-边秀芳

发布时间:2013-04-15 12:03:45浏览次数:3002

                     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方能收获意外惊喜
                                    高一语文   边秀芳
  
  我讲授《兰亭集序》第一课时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想到了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这副对联上联很好地概括了一二两段的内容,下联又揭示了三四两段的思想精华,确实应该说很精当。
    同学们纷纷为我鼓掌。我很高兴,说:那么我的学生能不能也学老师的样拟副对联呢?有的同学开始摩拳擦掌,有的同学却说不知怎么拟。我于是在黑板上为大家讲解对联创作四原则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通过这一分析,很多同学都知道怎么拟对联了。剩下的时间就看同学们的了。就见我的学生一个个潜心地读文,潜心地思考,在作业本上勾勾划划。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见每个同学的作业本上都留下了两行清晰的字迹。下面是展示成果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将自己的大作展示出来,有的还写了两副,不简单!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同学们展示完,我的点评也展示完。还剩下三分钟,全班同学齐背文章,这节课完成了。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有个好的评价,我欣慰地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
    下面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
  览昔人之佳作,临文嗟悼;感斯文之所述,世殊事异。
  妙趣横生山和水;触景生情乐与悲。 

品山林趣味;叹人生喜悲。  
  天朗气清,仰观宇宙之大;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
  喝美酒,作美诗,留于后人;谈抱负,叹人生,传为佳话。
  把酒畅情怀,观世间之美景;幽室谈抱负,悟人生之悲欢。  
  兰亭集会赏美景;幽室畅谈悟哲理。  
  兰亭之下成华章,流传百世;曲水之上叹忧怀,咏唱人生。
  群贤毕至成佳作;少长咸集悟人生。  
  群贤毕至修禊事;少长咸集叙怀抱。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畅人生乐事,乐也;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悟死生哲理,悲乎?  
  观兰亭风貌,畅叙幽情;品人生百态,感慨万千。  
  群贤毕至吟诗赋;少长咸集赏文章。 
  永和癸丑之暮春,山阴兰亭聚群贤;峻岭修竹映清流,一觞一咏叙幽情。 
  千古华章英名留;兰亭佳作世代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赏兰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叙幽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  
  癸丑年,会稽山阴修禊事,其乐无穷;

暮春初,兰亭美景叙幽情,感慨万千。  
    交上来的学生对联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罗列。由于大多数同学是初次拟对联,不尽人如意之处肯定很多,但我对学生说只要能做到四原则中的1、3、4就行了,至于平仄可不作要求。所以上面的学生作品只能视作宽对,平仄的要求难以达到。当然,只要精心设计,就能收获意外惊喜

 

                         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高一语文组   边秀芳
  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新意。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我得到两点认识。
  第一,教学理念要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我以为,《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因此我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或通过报刊杂志,或从长辈们那里了解这场政治运动,并以此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文革现实及巴金的行为。
  另外,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反省、忏悔是《小狗包弟》的主题,一个受迫害的无责任的老作家居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而那些曾经迫害过他人、制造或参加过社会动乱的人们,却不见有多少反省和忏悔。可见,国人反省之心,忏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他的忏悔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崇高的精神,这对于一个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和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们不应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字词句、段落、形象、写法诸如此类的分析,而是引导学生透彻的把握全篇的思想内容并且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第二,教学方法要新。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让学生课外搜索关于文革的资料以及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在课上自主交流。于是,在导入新课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文革中发生的事;在拓展延伸环节,同学们积极交流自己课前搜索的中外历史上一些同样具有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品质的伟人事例。因为时间关系,虽然有些学生因没有机会说出自己搜索的材料而感到遗憾,但他们的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被激活了,同时也掌握了语文课程的学法。在推人及己环节,让学生面对巴老,面对伟人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忏悔,反省自己的过失。在以往,我只会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说,我只做听众。但在这堂课上,我首先勇敢地说出我自己心中最悔恨、最内疚的一件事,即对我老母亲的在天之灵表示忏悔。我说得真诚、动情。学生被深深感染,他们纷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愧疚,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境界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以为,这堂课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情趣,打动着学生的心灵,许多同学积极发言,甚至有的学生多次发言,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我也因此在新课标的实践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如何教鲁迅先生的文章

                     高一语文组  边秀芳
    大多老师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距当今时代较远且文字深奥,很难为当今学生接受,学生不爱听,老师不好教教《记念刘和珍君》时,为了方便教学,我换了一种授课思路。第一节课学生自读,思考四个问题:第一,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死的?第二,她死后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评价?第三,她的死有什么样的影响、价值或意义?第四,找出你最喜欢的文句,说说你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第二节课讨论交流上述四个问题。    没想到的是,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出色。他们针对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对刘和珍的理解非常周全,对不同人不同的反映与评价,对庸人麻木心理的理解虽然有失深度,但经过我的启发诱导,也算比较到位了。特别是同学们在谈到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时,前引后联,分析之精彩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现在想想,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成功,也许得益于以下几点意识或设计思路 :  
    第一:我在课前让同学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到了充分的预习。他们有时间去充分地接触文本,产生与文本的对话。  
    第二:问题设置得利。围绕课文设置的几个问题切入口不大,从文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并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既能让同学们对文章作纵向的结合,又能在面上展开,还能让同学们以同学们自己兴趣进行选择鉴赏。  
    第三:取舍得当。一篇文章可学内容很多,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结构、选材、语言都可以自成一家,深挖探索。这时我按照教学的实际,依照教学的规律,作好取舍,选出重点,从而更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为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现代教育学认为:并非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悟了。教师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联系我们
  • 老校区

    地址:新乡市金穗大道51号

    电话:0373-5082653

    传真:0373-5082653

    邮编:453000

  • 东校区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东段

    电话:0373-5056100

    传真:0373-5056100

    邮编:453002

  • 南校区

    地址:新乡市丰华路南段

    电话:0373-3552588

    传真:0373-3552501

    邮编: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