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高一教学反思-白悦

发布时间:2013-04-15 12:02:00浏览次数:2691

美 在 语 文

高一语文组    白悦

语文本来是很有趣味的学科,现在被弄得名声很不好。语文涉及文史哲,涉及艺术教育心理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怎么会没兴趣呢?问题是我们今天把语文教成了非语文,把活生生的语文割裂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语文本来是要开发学生的思想智慧的,现在有一种标准去束缚它,执行一种教学的专制主义,让学生成为文章的奴隶,教学的奴隶,成了揣摩出题者意图的文字游戏,这样的语文,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所以,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要改良,教学方法要改良。

那么作为一语文教师怎样将审美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美学知识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也是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美是什么啊?”“怎么去发现美啊?”的确,如果没有一点美学知识,再美的文字也会是一堆瓦砾。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普及一点美学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比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对“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应该是最经典的一段文字。我就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淡雅、含蓄、静谧之美。

2、作家风格

“作家的风格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了解了这个作家的风格,就掌握了解读这个作家作品的钥匙。真正的美的创造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实践是受一定的审美理想所支配的。他们创造的美也各有不同,有优美,有壮美,有悲剧之美,也有喜剧之美。”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作家的风格,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下介绍。比如:从诗歌角度讲,闲适恬淡的田园诗派,悲壮苍凉的边塞诗,缠绵悲苦的送别诗等等;从诗人角度讲,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东坡的豪放,柳永的婉约。另外还有犀利冷峻的鲁迅,委婉细腻的朱自清,这些作家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了美的艺术。引导学生正确的鉴赏作品,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钻研教法

1)巧用导语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2)善用多媒体

现在的语文教学被标准化考试弄得支离破碎,一篇优美的诗歌也被老师肢解成毫无生命的零部件,让学生学会拼装和组合。这样的教学何来情趣可言,学生学得是索然寡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寓教于乐。如充分运用多媒体,把好的诗文做成课件,配乐朗诵,甚至编成课本剧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刻领会其中的美学意蕴。

如上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课时,我就制作优美的课件图片进行观赏,一是鸟语花香的江南胜地杭州的美景,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二是展现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又培养了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产生语言的形象感,更进一步体会到柳永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

(3)读写结合 

教学的主体在于学生,作品中的人文意识,美感因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互渗互融的审美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差异,设计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自觉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主体的创美能力。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读、思、议、练、评的训练环节,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4)留足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美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为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文人写文,讲究含蓄,“夫隐之为体,义生之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文字中体会无尽之意。教师讲授也应如此,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的讲授中,还要给学生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课不要“讲完”“讲尽”这是教学中美的升华,这种空白给了学生消化,吮吸,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爱上语文,从心开始

高一语文组  白悦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 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  

3、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增加。

 

对 作 文 教 学 的 反 思

高一语文组    白悦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一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平时我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篇周记,体裁内容长短不限,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我在阅读这些周记的时候,也常常都能发现一些不俗的文字。可是一旦到了作文课,作文有了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的时候,常常见到学生一个个的愁眉苦脸,冥思苦想,半天也不见动手。更有甚者在课下抄上一篇应付差事。

面对着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我尝试着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做一些改变,有了一些效果。以下就是本人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阅读教材熏陶学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被各科作业赶的团团转,回到家还想休息休息,看看电视,上上网,打打游戏,如此一来,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另外,就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说,也是以时尚流行的作品为主,例如80后作品,网络小说等等。这些作品以其简单、浪漫、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深受学生欢迎,但与此同时,那些厚重的经典文学作品便随之备受冷落。我曾在班里做过调查,50多人的班级中,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只有不到十人,而完整阅读四大名著的几乎没有。问起原因,学生们纷纷反应篇幅太长,情节离当代生活太遥远,读不懂,没有兴趣。

其实,这样说的学生大都没有认真阅读,只是被“名著”这个名头吓住,或是因家长老师的反复督促而产生逆反心理。当他们真正打开名著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吸引人,当代社会一切毫无分量的时尚作品与之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

由此看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提高其阅读优秀作品的数量,而要提高阅读量,就必须引发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作文话题吸引学生。

每次布置作文时,总会听见一些学生叫苦,让我换个题目,虽然口头上批评他们说,只要有出色的写作能力,无论什么题目都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但平心而论,学生的抱怨并不全出自懒惰或挑剔。确实,我们长年以来沿用的那些作文题目乏善可陈。时代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在变化,陈旧的作文题不合他们的口味,勉强为之,只能作出平庸的作品,但是如果改动一下,也许会有令人惊喜的效果。

有一次练习课上,我选用了一个特殊的题目:写出你心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历史风流人物,介绍他们的事迹并作出评价。结果,那次作文成了我批改的作文中篇幅最长的一次,一些平时总写不够字数的学生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有一个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兴奋的对我说:“老师,这是我写的最长的一篇作文了,以后多布置这样的题目吧。”一个程度不佳的学生主动要求布置作文,可见一个好题目能达到怎样的效果。

三、利用课堂评讲指导学生。

讲评作文,无非是讲解题目,分析写法,选出优秀或失误的作文朗读,让学生们吸收经验或吸取教训。但是,就是这简单的程序中,亦大有学问。

首先,是朗读方式的问题。

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方式——老师念,或指定某一口才出众的学生念,或是作者自己念。前两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朗读时必定声音洪亮清楚,朗读效果好。用第三种方法,因各个学生朗读水平有异,加上有些学生胆小害羞,往往把一篇出色的作文读的支离破碎,使人完全听不清楚,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这样做也有前两种无法替代的好处,那便是,让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登台,大大鼓舞了他们的信心,加之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他们觉得十分荣耀,如果采用前两种方式,这种荣耀感便会大打折扣。

朗读之外,挑选作文也是个复杂的问题,当然,有人认为这很简单,选择分数高的作文就可以了。但是,客观上来讲,一个班里作文水平好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如果每次都读固定几个学生的作品,那么其他学生必然会不满并产生抵触情绪,他们觉得,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也不会被读到,那还努力做什么?他们失去了学习作文的动力,以后便不会提高,那么这个班级的作文便会出现两级分化。

其实,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当发现一个可喜的进步时,我便会选读这个学生的作文。也许他只能得一个中上的分数,但对于他来讲已经是质的飞跃。那么,我便会在讲评课上大力称赞他在写作上的优点。这对于一个很少被表扬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他们一定会更加勤奋的努力,写好之后的每一篇作文。这样的实例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一些普通水平的学生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优秀者的行列。

第三,讲评作文时切忌空洞。对于学生来讲,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实实在在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评作文时虽然可以抱着书本念出一些条条框框,但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写起作文来依旧无从下手。所以,必须针对具体例子来教导学生。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探索,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班里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写作热,学生们争着写小说,写诗歌。惧怕作文的现象越来越少。在欣喜的同时,也明白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多向老教师学习,在以后的实践中吸取更多的经验,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积极起来

高一语文组  白悦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二文理分科以后理科学生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这种消极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地从心理上消除对语文的偏见,发现语文之美。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