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少儿部教学反思——王平

发布时间:2013-04-14 10:14:57浏览次数:2830

学到改革的思想和精神最重要

             ——对教学改革的思考

语文组  王 平

我校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有初中部的什么“二七一”模式,有少儿部的“钱学森智慧课堂”等等,但在教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学得像不像的问题,学得好不好的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学得好呢?我认为学到改革的思想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在说到写文章的方法是有很多种,但最后都会用一句话收尾,那就是“文无定法”,否则,所说的所有方法都是有隙可击的。这和教学是何等相似,如果以一种定法去判定其好与不好,必然受到这种成法的限制,最终走向死路了。

齐白石的绘画人生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我们说到中国绘画,不能不提的一位大家是齐白石,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无水却让人感觉在水中游。他的山水也是自己心境的一种体验,不管是不是名山大川,都是他亲自去过的地方。山水画简单,大方,别具一格。他的画的题跋就没有了八股文的限制,完全是自己心灵大胆的表现。齐白石能成为大家,也是受过很多人影响,他受吴昌硕影响很大, 但是吴昌硕扬文人之风,过多的表达文人的清高人格。齐白石虽然也学文人画,但是他的画中表达的是对具体情景的回忆与体验。如果说吴昌硕倡导的是一种“绝世姿”的姿态,那么齐白石就是一种“蔬笋气”的姿态。齐白石的画完全是自己心灵大胆的表现,他做的就是一个纯粹的自己,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有自我。如果齐白石也去表现文人的清高,或许他只能生活在吴昌硕的背后,学得再像,也不能声名显赫,成为大家。齐白石说过这样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独树一帜,成为了独一无二的齐白石。

那么回到教学教法上,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教育的百花园也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满园春色。如果一味照搬,不考虑自身特点,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终难成为优秀教师,更别说教育专家。

所以说,教改最重要的是学习别人的教改精神,敢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否则,在你学别人的时候,别人已经探讨出更新的方法,你就又去学,那你就永远是落后的,很明显这有悖于学习的初衷。

美国式的课堂

       ——对一堂课的思考

语文组   王  平

从兄弟学校来了一位优秀教师,给12级少儿班讲了一堂课,是《富兰克林自传》节选。据说是纯美国式的课堂。美国式的课堂我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开放性强,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果说这一节课就是纯美国式的,就算是见识过了。

课后评课阶段,两位专家有分歧,一位是极力推崇,完全肯定,一位是大胆质疑,认为让孩子们提前准备一些资料,展示一下,学生们得到的知识性的东西太少。这种争论较为激烈。我是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后一位专家提出的问题。首先我认为知识性的东西肯定得有,但不一定每一节课都有,另外,我想,美国式的课堂也不该是都一样的,所以,以“这是纯美国式的教学方式”作为盾牌,来消除质疑的声音,肯定是不对的。如果你认为这课堂有问题,就说明你是传统的。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传统的都是不好的吗?

社会发展就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前进的,必定有继承,也有创新。教学改革也决不能走全盘否定的道路,这正如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观点一样,有用的我们才拿来。

初登讲台的老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语文组  王 平

在带实习生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由于曾经的受教育方式是被接受式的,也就是说,在做学生时,他们的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味地讲,学生只是听和记,很少师生互动,也很少有学生质疑。这使得他们有一个框框,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在他们到了学校听课后,一致反映现在的方式和他们上学时差别很大。虽然是明白新课程理念,但落实起来却是另一回事。他们授课时,准备充分,讲解细致,缺少互动,仍然体现出以老师为主体的特征。

这对一个年轻老师是很危险的,这将会出现的结果是,一上讲台就走老路,当发现自己落后了再进行教改,就会非常被动,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走在教改的前列。因为他们还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切都是新的,如果富有创新精神,他们是最容易成为教学改革先锋的。

孩子的大气从哪里来?

语文组  王 平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特别细致严谨,遇事多虑,一点也放不开。在考试时,他们往往出现焦虑情绪,甚至会特别在意的去调整作息时间。

通过和孩子父母的接触,我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事无巨细,考虑周全。他们对孩子学习非常关注,并且特别注意教育方式。他们之所以注意教育方式,就是怕给孩子压力。所以他们无论是想了解孩子情况还是做思想工作,都会委婉曲折。但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的孩子早已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和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细致,他们善于体察父母用意,他们敏感的心能一下子捕捉到来自父母的爱、责备、期盼等信息,而这些都有可能转化为压力。

所以。我深刻地意识到,从孩子身上我们往往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习惯、性情等会受父母影响,比如:细粗心、粗暴、拖拉。孩子的大气也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尽管这是一个不完全的说理过程,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是早已有教育专家论证过的,我只是从身边有找到例证而已。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