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初中优秀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04-14 10:12:34浏览次数:2756

             初一上期语文教学反思

                                                          朱虹

    刚从高三下来,一接触到初一新生,感觉很是不同,经过了一两周的适应和努力,我基本上熟悉了学生的根底,明确了教学的重心和难点,在第一个月教学工作结束后,有如下反思:

1、解决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问题,是初中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2、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重中之重

3、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海量阅读是工作的难点

4、帮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纪律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也是分内之事

   初一的学生有很多并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例如记笔记时就发现学生很多常用字不会写,甚至小学阶段应掌握的注音规则也有学生没有掌握好,这直接导致语文学习的障碍,甚至是兴趣的培养。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书写姿势不正确,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要求了四项常规作业,每天练书法钢笔字100个,描红和临帖相结合;日记一篇,读书记录一则,积累成语三个,字词不限个数。学生海量阅读的时间有时会被繁重的作业挤占,这也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苦恼,这个问题是今后我要思考的。从语文学习的方法上告诉学生及家长,要想学好一门语言,读背,写作,积累,这是必不可少的。慢慢引导学生,也注意检查督促。

 教学反思之二:我对课堂评价语的理解   (初一   李妍)

    这学期,我们去了十中听市优质课,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是掌声阵阵、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老师的评课。赵老师重点强调的是老师得课堂评价语。老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给予相应的评价语,学生才会得到鼓励,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同时,评价语也是一位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而自己在这一点上则做的不够好。下去之后我又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教师评价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课堂评价语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课堂评价语的亲切性能换取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爱。

二、课堂评价语的激励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三、课堂评价语的导向性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四、课堂评价语的幽默性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枯燥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

课堂呼唤理性回归、讲实效

孙军委

语文科新课改理念正逐步深入具体的教学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的教学样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沉闷与低效,使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的地方,比如有些课堂只是一味地讲究热闹,只求新课改的形似实际上却大大背离了新课改的的精神。毕竟,任何课程改革都是要着眼于教学实效的。现就其中表现特别明显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一.新课堂是否一定要追求表面的热闹。

我们都知道,在各级赛课中基本每节课都是热热闹闹的。从根本上讲,传授性学习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追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语文教学、着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传授与指导。比如当某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思维特点、知识储备存在明显差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地采用讲授的方法。否则一味依赖学生的自主与探究,那么表面的热闹就不可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是打给谁看的。

按照教学常规,在课堂开始要打出教学目标,但在很多时候,教学目标到底是打给谁看的,教师却不很清楚。也就是说如果给教学目标加上主语的话有时主语是教师,有时是学生,甚至有时是听、评课的专家、老师。但少有例外的是,教学目标却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读出来的。很显然,教学目标的对象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也只能是学生。否则就不符合教学规律。

三.课文一定要齐读吗?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往往采取多种诵读相结合的方式,特别青睐的就是齐读,因为那样会使课堂显得更热闹。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应该齐读。因为读的目的就是要充分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语言的形式特点。比如一些意蕴丰富的抒情文章,具有多重解读性的诗歌,或许不同的诵读方式、语调、语气就代表不同的情感解读。这时如果再要求用统一的语速,统一的语调、语气去读很显然会影响对课文的具有个性化的深度解读,也是不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表现。

 四小组讨论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吗?

小组讨论大行于课堂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时候小组讨论的结果却往往是由一位同学作为代表把唯一的一个讨论结果提交上来。这很显然就存在很多问题了:难道每一次的小组讨论几位同学的意见都是统一的吗?难道就没有任何分歧吗?不同的意见跑哪去了?如果连小组内的讨论就不能充分展开,全班范围内的讨论又怎能有效开展呢?

总之,在新课程刚刚实施的有限时间里,我们不可避免要走一些弯路,由形似到神似甚至东施效颦这也是一个必然的摸索过程。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思考的姿势,时时审视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是否符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精神,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并自觉的校正我们的教学活动。相信课改成功的春天并不遥远!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