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内心被否定的伤,只能依靠自己来疗愈
发布时间:2022-04-29 17:06:13浏览次数:9573
影视作品中,我们会见到一些很敏感的人。在这些人面前,大家总是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敢拒绝他们的要求,因为一旦说出来,他们就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于是伤心、难过,甚至崩溃。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呢!
被否定的伤,源于被否定的童年。当我们去呈现那些总是否定自己的人的原生家庭时会发现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批评、指责、拒绝和否定。即使做好了,也会被权威者们找到不好的地方,然后被指出来加以否定。权威者们即使找不到可以否定的地方,也不会去表扬和肯定他。
在这种严格,甚至有些苛刻的成长环境下长大,她心中就形成了“无论自己怎么样,都不会有人表扬自己”的想法,而这其实就是“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长大后会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一旦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
“我不够好”的想法,是习得性无助的印证。当一个小孩子在一万件事情上都持续受到负面评价却几乎没有正面评价时,很自然上升到“我这个人不好”的层面上,而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印证。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以狗为对象做的一项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意思是一个人经历某种失败后,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最终导致其害怕失败,不再敢去尝试,极力否定自己,避免做可能失败的事情,情绪上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是自暴自弃。
内心被否定的伤,只能依靠自己来疗愈。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而这个改变者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疗愈好自己内心被否定的伤,只能依靠自己。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个人长大了,自然就有力量了。我们要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被随意贴上“都是因为你不够好”的标签的小孩了。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有着自己的无奈和创伤,有着自己的短板和残缺,这些东西和自己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我们不否定自己,就没有人可以否定了自己,这样就会慢慢学会自信。自信,就是我们选择表达自己,并允许自己被否定,这不代表我们不好。开朗,就是我们主动发出邀请,并允许我们被拒绝,这不代表我们不好。当然,这并非盲目乐观,自我陶醉和自欺欺人,而是睁开眼,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决定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更好,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我不好”的想法里。其次,我们要明白,有时候自己被否定,对方不一定对。再次,我们要懂得,别人的否定或拒绝,不该是我们判断自己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关心的是别人为什么拒绝或否定自己,进而去核对、询问、调查,以及反省,而不是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并坚定着“都是我不好”这一个原因,然后自怨自艾。最后,我们那么在意他人的评价,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先否定了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做的是接纳自己、肯定自己,以摆脱习得性无助。
(所有内容仅供内部学习,版权归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