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学问
发布时间:2021-03-16 15:40:32浏览次数:9784
心理学家Larson强调,“独处是指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
独处是人稳定的人格特征之一,它是怎样形成的呢?据Larson研究,在儿童期独处偏好就已显现,独处需要是人的健康发展需求之一,从出生到年老,个体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独处。独处产生的积极体验对任何阶段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人的独处能力成熟程度也与其心理健康状态成正比。
心理学家Larson将独处行为区分为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两类。非自愿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而积极独处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和个体主观幸福感。中等程度的独处对青少年成长和适应最有利。
一个人是否能够自我决定独处或者社交非常重要,那些能自主选择的人在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他们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独处行为成为个体的一种主动选择并且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马斯洛发现,善于独处的人有别于内向者、社交焦虑或孤独的人,他们对独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独处偏好促进了他的成长和发展。
喜欢独处的人并不是简单地逃避社交焦虑,这些人从独处中找到了某些积极的东西。那么这些积极特征是什么?比如,问题解决:面临特殊问题或决策时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内心平静:感觉冷静和放松,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压力;自我发现:获得对基本价值观和目标的启发,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优缺点;创造性:激发了表现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方式的动机;隐秘性:在此期间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行动,不用担心社会约束和别人怎样看你;亲密性:虽然独自一人,却感觉和你关心的某人特别亲近;灵性:一种超越日常关切,变成比个人更宽广的世界的一部分的感觉。
心理学家Morrison总结了独处的三个好处:健康和康复、面对和克服恐惧以及再创造。毫无疑问,能够自主选择独处、并且拥有高独处偏好的人群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和高自尊水平,可以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热情,也能保持稳定而持久的亲密关系,渴望独处的人不会逃避人群,但他们也会花时间独处,而且随年龄增长,独处将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体验。
(所有内容仅供内部学习,版权归版权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