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管理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校友忆恩师】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3-02-13 10:19:49浏览次数:3005

  1

  /编者按/

  一中是所有一中校友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从这里腾飞的每一名学子都有着浓郁的一中情结。1月20日,“新乡市一中‘校友忆恩师’征文启事”发出后,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热烈响应。连日来,来信不断,祝福不断。每一封来信、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校友对母校的深深思念与祝愿。这些美好回忆,从不同角度见证了一中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一中的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

  让我们在校友们深沉动人的回忆中,追忆一中八十三载岁月的光辉历程,感受流淌在一中人血脉里的精神密码。

  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有感于“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2

  1996级少儿5班毕业生刘小康

  座右铭: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创建学校的目的,首先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然后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新乡市一中建校83周年,母校向学子发出邀约,共同回忆与恩师、与同学相伴相持的过往点滴。这几天恰逢癸卯年春节假期,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写点什么,才能产生共情共鸣。当然,阐述往事、记录细节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比如军训打磨底色、下乡体验生活、游学开拓眼界等。但我始终在想,在高考重压之下,在青春勃发时期,母校开展这些看似与分数、成绩无关的活动,对学生施以最好教育、给予健康成长做何诠释、有何意义?

  突然想到元旦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清华大学教授梅赐琪,每周一晚带学生跑步,周三上午开放办公室,周五到学生宿舍共进午餐,周六“面批”作文一对一交谈,他坦言追求方向不是建立更多实验室、发表更多论文,而是努力跟学生结成更深的关系。三年疫情,大量孩子在家上网课,宝贵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和学校不是一根网线、传递知识、考试过关这么简单,而是人与人之间“全过程深度浸润”,构成具体的丰满的联接和影响。

  善于保护。接触少儿班的老师,他们秉持了教育中公平公正这个最基本但也最重要的原则,无论孩子学习能力强与弱、成绩好与坏,甚至家庭背景深与浅,在他们这里都是平等的、一致的,“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人掉队。记得我有一次考试排名很靠后,成绩单贴在教室后墙上,李共和班主任在开家长会前把成绩单撕了下来,这个动作至今镌刻在我的大脑里,他其实在保护着我们青春期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长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李玫瑾教授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绝大多数犯罪行为实施,都能从他(她)少年或青年时期刻骨、极度心理创伤和阴影回忆中找到逻辑和答案。我们开展很多活动其实都是贯穿着至简大道,传递着爱与被爱,是在塑造着有情有温度的个体,而非打造冰冷的考试机器,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健全、完整的性情和人格。

  培塑精神。教育,一方面是教,一方面是育。身处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中,注重分数、看重成绩无可厚非,但却不能忽视育。现在看到母校的公众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到非常欣慰,其实真正树起了大教育观。实事求是讲,步入职场、进入社会,发现竞争力不是当年所学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是难以名状的“软核”。比如我现在爬过拦在强军事业上的一道道坎,靠的是常年培塑起的“打不烂、压不垮”的拼搏精神。在少儿班期间,我们新生和学长的足球“年级大战”,班上组与组之间的“足球联赛”,易拉罐主导的“小世界杯”等,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培养着不服输不气馁的毅力和竞争拼搏的勇气。团结与向上、配合与包容、阳光与努力,这些都能够享用终生,恒久受益。

  尊重事实。我粗浅地认为教育应该传递“真”,即承认事实、尊重事实,以致追求事实、探索事实。少儿班的教育从不掩盖矛盾、粉饰虚假,而是尊重孩子生理发育、智力成长的客观现实,所做措施亦达到“适合客观规律好一些,缺点错误就少一些,工作也就好一些”的目的。我记得李共和班主任力主男女同学大大方方一起看青春生理教育片,还说周总理也非常重视宣传性教育工作,这样我们才卸去了紧张与羞赧。其实此举恰恰印证了李玫瑾“性教育越早越能杜绝用暴力方式满足性好奇”的预防犯罪理论。那时在少儿班时发生男女同学之间相互倾慕,甚至吸引,他都能客观看待,正确引导。如今我也听到12岁女儿和同学偷偷谈论“谁谁喜欢谁,谁谁撒狗粮”等话题,并没有感到如临大敌,甚至责备辱骂,而是用平等平和方式和她沟通交流,让她既认识到异性相吸是本性本能,但又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考虑的事情,学习成长是主责主业,我想这也得益于少儿班的早期教育吧。

  最后,用两句话来作结。

  一句从“校友忆恩师”征文启事中摘录:无论你已从母校毕业多久,无论你现在身处何方、位居何位,对于曾经授业解惑、指引人生航向的恩师,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怀念和感激。

  一句是习主席的话: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2023年1月24日天津成文

3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