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走班选课”并不神秘,国内外原来有这么多好经验!
中国教师报mp2016-01-13 22:31:56阅读(73) 评论(0)
实施“走班制”,学校的管理制度会面临重构、师资硬件将遭遇压力、课程建设能力受考验、师生评价机制须创新,以及其他问题。面对诸多困难,那些实施“走班制”的学校是如何解决的,教师需要作出哪些改变?
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班主任和导师双轨制管理
走班后,教师授课的学生群体多变,班级结构趋向松散,这给学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教师“找不到学生”“抓不住学生”。为此,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实施了班主任和导师的双轨制管理。
为便于日常管理,学校在行政体制上编制了7个班级,设置班主任,职责是组织相关主题教育和集体活动;而导师一人负责8~12名学生,按照学生寝室划分管理区间,主要职责是与学生“点对点”地进行学业指导、升学指导、生活辅导、家校联系。
学校目前有18位导师,他们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导师课,以及每两周一次在学生宿舍值晚班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罗芸芸谈到,她的导师课主要采用研究项目的形式,每次提出一个有社会性的讨论话题,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发散性思维和辩证性思考力很有好处”。
理想状态下,导师和班主任应该由完全不同的教师担任,但目前学校部分教师同时担任了两个角色,原因是师资的不足——全职教师只有25人,而且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走班制对资源的需求非常大。副校长虞晓贞认为,目前大多数学校依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只能局部走班,如果要全员走班,则在空间资源和教师资源两者中至少有一种资源是非常充沛的。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能做到全员走班,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室资源的充足,其实学校的师资是不足的,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目前用外聘教师来解决问题,所以学校现有兼职教师15人,占了全体教师的近1/3。
浙江省台州一中:“导师制”学业辅导,“信箱式”收发作业
针对学生与老师的交流问题,浙江省台州一中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辅导管理,充分利用夜自修走班和作业辅导课,加大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夜自修时,要求学科老师要有大学科意识,只要是该学科的老师,学生都可以提问。再者,每天的第九节课是作业整理课,学校也要求老师进行下班辅导。”胡君磊说。
同时,台州一中对于作业的管理,实行信箱式收发作业。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各设一个课代表,由行政班课代表收齐作业,按不同老师分发到各老师的信箱中,上该节课时,由教学班课代表发到学生手中。
浙江省温岭中学:按照学习特点将学生分层
大部分学校在做分层走班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学生都愿意到成绩好的班级去,成绩差的班级的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家长也会有意见,凭什么我的小孩是B班,老师同样会有意见,学校如何把握两层次的难度和课时?
温岭中学以学生学习特点来分层,每门学科开课的课时也不一样,比如依赖于老师型的班级,语文开四节课,依赖于自学型的班级,开三节课,给这类型的学生少掉一节,同理,数学、英语学科也一样。但学校会给出一个限制,学生三门课不能超出总课时。比如学生王静,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周总节数为11节,她只能选择两门每周4节一门每周3节的课。
“这种分层办法避开了按成绩分班的问题,避免了教师难以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我看了好几个分层教学做得比较好的学校,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老师既上快班又上慢班,不知道怎么把握教学的难易度?有的学校怎么做呢?慢班少两个例题,到快班就加两个例题,实际上也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的,而是根据学生现有学习程度来分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根据学生学习特点的方式来进行分层,从单一的分类走班再到混合的分层和分类走班,这样教学秩序会很正常。”
应对“走班制”美国教师有哪些妙招?
克服学生的盲目性——选课指导
美国高中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选课指南,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课程方案、年级资格、毕业要求、课程要求、毕业规划、课程说明、各年级选课表等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学校的选课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发展意向,对学生选课及日后发展做出规划与建议,帮助学生更加合理的选择。选课指南在学生入学半年前就已发到学生和家长手里,供家长和学生认真研读,与指导教师交流后,就可制定学生的课程计划,并上报给学校注册。学校会根据这个课程计划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课程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调整,相应的课程计划也随之改变。
加强班级管理——划分行政班和教学班
美国高中将班级分为行政班和教学班。教学班就是学生上课时临时组成的班级,课程结束后班级随之解散。行政班的建立解决了教学班解散后学生分散的问题,每班有一名班主任。每天上课前学生和班主任在行政班可见面交流十几分钟,供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行政班也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的地方。
模糊学业差距——等级替代分数
美国高中在学生完成学时的基础上折算学分,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修完课程所需学时并达到合格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学分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某一门课程成绩的优劣,自然无法评判学生的优劣。教师通常用“等级”来测量学生的进步和在某门课程上取得的成就,它基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并用一系列分数来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常规考勤、日常准备和及时完成作业情况。
|内容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