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特点
今年这套文综试卷与去年相比可以说稳中有变难度有所增加。
稳的表现:试卷结构和分值的分配保持稳定;继续加大对教材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察;关心和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热点;选择题延续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意境考察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
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41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观点题,或者说和平时练习的这类题型不太相同,这是今年最让学生感到意外的。这道题将以往的文字材料变成了图片材料,需要考生自己总结出论点并加以证明,如果考生没有很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时空定位能力,这道题比较棘手。所以学生考完的感觉是有些晕乎,不知道这个题到底的要求是什么。实际上只要头脑清醒,还是能总结出两条信息并作简单的论述的。它造成的最大困惑是学生在高度紧张的考场上一看和平时练的题型不太相同,自己先慌神了。
其次。历史选择题的知识点仍然是中国史和世界史比例相当,但是有一个新现象,那就是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的排序题重新出现(34题),该内容出自选修2部分,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原则之一——选择性的原则。这体现了命题人对新课程标准的不熟悉,也将给我们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带来很多的困惑和困难。
第三,12道选择题中仅有两道(第24题和第30题)是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其余10道选择题在题干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中的考点联系比较紧密,紧扣教材,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命题者有意降低试卷难度,让学生回归到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把握的轨道上来。
总之,从今年高考新课标历史试题来看,它完全体现了其灵活多变的风格。以后教学需要谨慎对待题型,不能拘泥化。
二、复习备考经验的总结
一)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中心,结合有效的学习指导策略分析,展开专题学习内容
我们结合以一案例。老师着手解决第一个学习课题:欧洲为什么要联合,怎么联合,以及联合的进程。出示 PPT 《两极格局图》,停留时间 1 分 36 秒。思考: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欧洲有利吗?西欧各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美国人的钱好拿的吗?引出“北约”,问:西欧各国的安全有保障吗?思考:怎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找回昔日的辉煌呢?你们说它应该怎么样 ? (生:联合。)老师肯定地说:联合,这是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决定的。紧接着出示了 PPT 美苏争霸漫画和 PPT 文字材料,闪烁时间 50 秒。再看一个材料,欧洲的政治家在当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丘吉尔和阿登纳都说了欧洲应该怎么办呢? 其中老师允许学生随机讨论,实际上多是学生的自言自语。
从整个活动看,教师的教学流程是流畅的,而且关注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也是“双边”的。可是我们的印象并不深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材料解析的不够。
这位老师在使用材料时同样给了我们若干思考: 一,材料是还原事实的依据,故需要分析,分析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明确背景;二,读材料应注意细节,甚至需要逐句分析,抓住关键词,理解中心意思,体会作者的真义(如,可怜的小毛驴是一种什么境遇);三,需要合理的想象,但要符合真实(如,这里似不必要使用图,因为这样的形象容易偏离作者的原义);四,还需要就事论事,而且意思要完整;五,引文要准确(这里的引文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