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发布时间:2013-05-14 08:21:00浏览次数:3194

 

为加强对我省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指导,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意见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特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意义
应急疏散演练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有效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师生紧急疏散的根本保障和基础工作。本《指南》立足于学校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的全过程,对演练的各个环节、步骤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规范性要求,供学校在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明确了应急疏散演练的基本要求、组成部分、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适用于全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时参考。其他学校也可结合实际予以参考。
三、演练的基本要求
(一)立足实战,主题明确。学校应将演练视为学校面对紧急事件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全面检验,立足于模拟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景组织演练,注重演练实效。每次演练必须主题明确,针对一种特定的紧急事件展开演练。严防流于形式,严防主题模糊。
(二)科学合理,重在细化。学校应在明确的演练主题下,充分考虑演练过程中及紧急事态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演练方案并将其细化、落实到演练的各个环节,保障演练的整体组织及每个环节科学合理。严防方案粗略,严防组织松散。
(三)安全有序,快速反应。学校应在确保疏散安全有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确保疏散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除伤病师生外)疏散完成原则上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楼层较低(4层及以下)、安全出口合理、通道通畅的学校应控制在2分钟之内。严防意外伤害,严防拖沓缓慢。
四、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
完整的应急疏散演练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三个部分: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
(一)演练准备
演练准备包括:制定演练方案,建立演练组织结构,演练前安全教育及其他准备。
1、制定演练方案
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是依据相应应急预案制定的、为本次演练准备的具体方案,是整个演练的行动纲领。演练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演练主题、演练目的、演练时间和地点、参与演练人员、演练组织结构及人员分工、演练准备工作、疏散路线、演练流程、保障措施等。演练方案应做到:分工明确、路线科学、措施具体、保障有力。
2、建立演练组织机构
学校应根据演练方案成立由校长、有关校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的演练指挥部(领导小组),设立指挥长、副指挥长,全面负责演练活动的组织领导。演练指挥部(领导小组)应下设若干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
(1)组织协调组: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的记录、计时等。
(2)疏散引导组:负责编制张贴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等;引导、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学生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3)抢险救护组: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联系急救中心抢救伤员;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4)后勤保障组: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各小组演练前应充分了解本小组职责,并将职责落实到人;演练中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并在疏散完成后及时向指挥长进行反馈、汇报。学校可视演练主题和学校实际调整演练组织结构,但其主要功能应予以保障。
3、演练前宣传教育
学校应根据演练的主题,在演练前宣讲疏散演练方案,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地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师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和疏散的方法、技能。
4、其他准备工作
(1)学校演练前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告,视情通报相关部门和周边单位,并通过广播、网站、横幅标语等方式,预告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避免发生误解、谣传和恐慌,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2)印制演练相关文件,包括演练方案、演练人员手册等;酌情配备需要的装备器材。
(3)演练前应在疏导通道的适当位置张贴疏散路线图和到达避险场的指示标识,避险场所应设置标有文字说明的指示标志、平面图和疏散路线图。指示标识、平面图和路线图应当简洁规范、美观大方。
(二)演练实施
演练实施包括避险科目、疏散科目。一般情况下,防震疏散演练依次实施避险科目、疏散科目;消防疏散演练直接实施疏散科目;其他应急疏散演练应结合实际进行具体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酌情增加或强化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搜救、治安维护、火灾处置、危化品处置等科目及内容。
1、避险科目: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广播响起:“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紧急避险”,同时避险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响起,长鸣3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躲避在课桌下、实验台下、床下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额头枕在大腿上,用双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
2、疏散科目:
(1)火灾发生后或者地震暂停后,需要进行疏散时,广播响起:“现在发生火灾(地震暂停),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电铃声、警报声、哨声等)长鸣。
(2)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地点的教职工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进行疏散。
(3)学生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不拥挤,不起哄;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疏散引导组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楼梯口、转角处等)引导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
组织协调组开展演练指挥、协调工作,做好报警、报险等工作,并做好演练的记录(摄像、摄影等)和计时工作。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各小组根据职责开展工作。
(5)学生疏散到避险场所后,应按照班级形成队列,避免混乱。教职工或负责人员统计的人员进行班级、年级人员统计;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进行的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检查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完成后,各小组及时向指挥长报告,并根据指挥长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
(6)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三)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内容主要包括演练组织情况,演练目标及效果,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2、结合演练的主题和目的,可适当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
3、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回收整理演练物资装备
4、将演练资料文档整理、保存。
五、注意事项
(1)警报信号要求:警报信号应具备很强的明显性、独立性和区分度,并考虑在断电等极端情况下的备选方案。
明显性:警报信号能有效的传递到学校的每个地点。
独立性:在无法或不能及时采取广播等辅助手段的情况下,警报信号能独立向师生传递准确信息。
区分度:与学校日常的铃声、广播声等声音具有很大区别。避险信号和疏散信号也应有明显区别。
(2)疏散通道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占用通道或在通道放置任何影响通行的物体,禁止将任何安全出口上锁。有条件的学校宜将外开式窗户改为平移式窗户,避免挤占疏散通道空间。
(3)疏散路线要求:应根据学生分布和建筑物结构,合理确定各班级疏散路线,合理分流。要建立规范,细化措施,保障大量学生在楼道相遇后、意外情况发生后等情况下不发生拥堵甚至踩踏。疏散路线要避险穿越公路、交通密集路段和易发生危险。
(4)避险场所要求:通常利用操场、广场等设立避险场所,避险场所应通风通畅,相对宽阔。避险场所应避开易燃易爆物、放射性物质、高压输变电线路等各种可能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的地点,避开易发生自然灾害、衍生灾害的地点。防震演练的避险场所应远离高大建筑物,离开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其高度的三分之一。避险场所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5)疏散用语要求:教职工在组织学生避险、疏散的整个过程中,应使用规范、简短、明确的疏散用语。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3年5月6日印发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