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发现和培养一批课改名师,引领我校课堂教学,我校从2009年开始组织举办教师全员赛课活动,赛课活动成果显著。本学期开展第十二届全员赛课活动,此次赛课延续首届赛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全员参与,突出重点,重在实效,扎实有序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课堂教学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把学校的赛课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效载体,势在必行。
赛课活动以一学期为一个活动周期,引导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推动备课组备课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活动原则
(一)全员参与原则:赛课活动涵盖全校所有学科任课教师,要求人人参与,人人上课,让教师全员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注重过程原则:赛课活动重视赛课的过程,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收获。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议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搞形式、走过场。
(三)尊重差异原则:赛课活动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注重激励。
四、方法途径
本次赛课分预赛和决赛两段进行,本次赛课活动以上课为主并辅以说课、评课等。
(一)预赛阶段
由年级和各年级教研组、备课组共同组织,时间从第8周开始,至第13周结束。采用的办法是:由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组内教师全员参与,在组内相互听课,进行初选。教师可自主选择最能展示自己水平与风采的课题来参赛。赛课教师在准备阶段可进行集体研磨或请指导教师指导。
要求:
1.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各年级将每位教师上课时间于10月12日前报至教务处(填写附件2),并将每周上课教师安排公示,邀请领导听课,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落实。
2.上课时间不占用一课一研时间,不影响教研备课活动。
3.各组老师上课时,该组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必须参与听课评课。
各组将预赛结果报各自年级,由年级安排本年级赛课评委作进一步的选拔,通过预赛每个年级选出5-9人(原则上高中部和南初中部语、数、外、理综各2人、文综1人;东初中部和少儿部语、数、外、理综、文综各1人,其它学科突出的也可参与)上报教务处参加学校决赛。
(二)决赛阶段
决赛由教务处、教研室组织,时间从第15周开始,至第17周结束。
五、评选办法
教务处将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及相关学科高级教师进行赛课评价工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参加决赛的教师在二等奖以上),并颁发获奖证书,获奖教师将在学校进行宣传,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级优质课比赛。
附件:1.新乡市一中教师全员赛课评价表
2.赛课安排汇总表
3.新乡市一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乡市一中
2020年9月
附件1
新乡市一中 年 学科教师全员赛课评价表
授课教师姓名 | | 任教学科 | | 任教年级 | |
预赛时间 | | 授课课题 | |
课堂评价 | (课堂评价应包含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教学建议等方面)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决赛时间 | | 授课课题 | |
课堂评价 | (课堂评价应包含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教学建议等方面) |
总评成绩 | | 主评人签字 | 年 月 日 |
教研室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备注 | |
附件2
赛课安排汇总表( 校区 年级)
说明:1.“时间”请按“10月16日周一第1节”格式填写;
2.“地点”请按“老校区博远楼一楼高三1班”格式填写,
3.汇总表以excel表格形式报送。
附件3
新乡市一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学 生(30%) | 积极参与 思维活跃 | 自主学习的态度与效果(例如:预习的质量) | 10 |
合作学习投入的程度与结果 | 10 |
探究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 10 |
教 师(30%) | 基本素质 | 表达严谨、精炼,体态语恰当;板书简明规范;演示、实验操作精确。 | 10 |
主导作用的体现 | 创设民主、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 | 10 |
指导学生预习(每节课结束前安排有预习任务),能在学生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引导探究,使学生受高质量问题的驱动。并能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 10 |
教学内容(20%) | 目 标 | 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 10 |
科学性 | 教学内容全面、准确、逻辑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热点联系。 | 10 |
过程与方法(20%) | 教学过程流 畅 | 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注重生成,善于应变与创新。 | 10 |
教学辅助手 段 | 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选择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例如多媒体,实现教学辅助手段与教学内容、形式的完美结合。 | 5 |
评 价 | 注重及时性;赏识性;评价内容全面化(既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得,又评价参与状态等),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 | 5 |
总分 | 100 |